西 藏 之 行
陈 震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 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 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每当我听起韩红这首《青藏高原》歌曲时,内心总是充满力量,澎湃不已,对西藏这片神奇的高原圣土充满向往。
——题记
我的每一次旅行都是有非常明确的计划和目的,旅行绝非是为了单纯的游玩,游玩只是旅行最肤浅的一个作用。在我的认识里旅行最重要的意义莫过于理解、感受、体验不同的文化和自然风光,领略大千世界的精彩与独特,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不断的健全自己的人格。

在去西藏之前的三个月里,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网上找了大量的关于西藏的资料,翻阅了许多关于西藏的书籍,包括西藏的人文、历史、宗教、高原反应、交通、行政编制、藏药、自然资源等等,可以说在入藏之前我也算得上是半个西藏通。此次去西藏有三大目的:一、为了游玩,其中两个地方必去布达拉宫和珠穆朗玛峰;二、感受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风貌和壮美的自然风光;三、了解西藏人民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尤其是对藏族人民的天葬、宗教信仰非常感兴趣。正如所有人在入藏之前不得不面对和担心的一个问题高原反应,为此我也是在网上买了一瓶红景天,在入藏前三天便开始服用,以预防或缓解高原反应,后来发现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在西藏的这几日我几无任何高原反应。
怀揣着这些计划和目的我于2016年8月28日早晨,乘坐四川航空3U8753次航班从古都西安出发直飞西藏拉萨,飞向自己一直心驰神往的高原圣地。刚下飞机,感觉神清气爽,但时刻都记着入藏后绝不敢有任何剧烈运动,所以时时刻刻都“谨言慎行”,非常害怕自己被高原反应所侵扰。在坐机场大巴由山南地区贡嘎机场前往拉萨市区买大巴票时所买的车票竟然中了十元话费奖金,虽然不多但也是入藏后一个惊喜。

到拉萨市已经11点多了,我大学同学早已在机场大巴车终点站等候我(终点站就在布达拉宫旁边),一见面便送给我哈达,我感到很兴奋和意外,接着便带我去吃饭。吃完饭之后,我同学强烈建议我休息一下,以防止高原反,耽搁后面旅程,但是此刻我早已被布达拉宫的神圣和壮观所吸引,什么高原反应、旅程疲倦早已与我绝缘,所以也就没听我同学的建议,吃完饭之后立即去布达拉宫,到景区门口一问,今天票已经卖完了,因为布达拉宫每天限额2300张门票而且都是实名制,后来找到一家旅行社,才帮我解决了门票问题,说明天才可以进布达拉宫参观,没办法只能等明天参观,但即使这样依旧没有挡住我旅行的脚步,我和我的同学绕着布达拉宫外围走了一大圈,期间看到了藏族同胞所穿着藏袍、转经筒前虔诚的佛教信仰者。接着我和我的同学又去了拉萨市最出名的藏族一条街八廓街。几乎没有人能抵挡的住八廓街的诱惑,这是一条围绕着大昭寺的街道,上千的藏族摊贩争相吆喝售卖者藏族特产,有藏刀、藏药、银器饰品、唐卡等,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好不繁华!藏族民俗歌曲在八廓街此起彼伏、余音绕梁、好不欢快!藏族同胞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在大昭寺外围三步一叩首(五体投地的对佛膜拜),好不敬佩!在八廓街我们逛了约四个小时,即使这样,依旧没有逛完,由于担心我太累会有高原反应,我同学再三劝阻我要休息了,只能中断旅行。到了晚上,我又去了西藏拉萨清真大寺,这里有回民一条美食街,烤血肠、烤牦牛肉、砂锅、清真鸡、藏面,大快朵颐。

第二天一大早,根据行程安排,我先去了位于哲蚌寺山脚底下的一户藏民家做客,接待我们的是一名叫扎西拉姆的阿姨,她说的汉语非常流利,到她们村口前发现村子里每家每户的围墙上都洒满了米粒,我非常不解,这不浪费粮食吗?扎西拉姆介绍到说她们每家每户在围墙上洒满米粒不是浪费粮食,藏族人都非常非常佛教,村民在围墙上洒满米粒是为了让鸟儿吃,是一种善行。随后跟着扎西拉姆进入她们家,一进家门首先进入人视野便是三张大照片分别是十世班禅大师和十一世班禅大师另外还有一张是习近平主席在两会时接见西藏自治区人大代时的照片。接着扎西拉姆给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藏民喝的奶茶和藏民吃的糌粑还有青稞酒,带着一颗好奇的心我喝了奶茶有点咸,不过对我这内地人还是有些不习惯;对于糌粑,非常干燥,总体感觉就像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吧;至于青稞酒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点,和陕北的米酒味道如出一辙,非常好喝。接着,扎西拉姆便给我讲起藏族人的一些日常生活,并向我们展示了藏族人民的手工艺品,包括银梳子、银碗、银腰带、银筷子等做工都非常精美;同时扎西拉姆也给我们介绍了藏族人民治疗一些疾病的妙方,也就人民常说的藏医学;最后,扎西拉姆给我们希望我们来西藏一定要入乡随俗,尊重藏民信仰。至于天葬因为时间有限,扎西拉姆也没有多提,只是说天葬在藏族人民心中非常神圣,天葬过程也比较隐秘复杂,只有灵魂干净的人才能天葬,犯过罪或者道德不好的人只能选择地葬,同时扎西拉姆讲到天葬与藏医学的发展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在离开扎西拉姆时,我们路过了哲蚌寺,看到了巨幅唐卡,每年的晒佛节(又叫雪顿节或者吃酸奶节)都在哲蚌寺举行,听人讲能见此唐卡者人都有福报,不管有无福报,我只坚信一点好人一定会有好报。

下午我便来到了久违的布达拉宫,对于布达拉宫的外形早已谙熟于心,在课本里、电视上看到过千百次了。可是,当真正站在她的脚下与之对视时,她的恢弘与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势让我非常震撼。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依山垒砌,楼阁叠错。坚实墩厚的花岗岩墙体,红白分明的主色调配以金碧辉煌的金顶,巧夺天工的建筑造型,宛若横空出世气贯苍穹。布达拉宫最初是吐蕃王朝的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文成公主而建的宫殿,后毁于战乱,17世纪五世达赖又重新修缮,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一座宝库,你一生见到的珍宝可能都没有在这里逛一会见到的多,布达拉宫里面珍宝达到了令人眩目的地步,参观完布达拉宫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布达拉宫里最不值钱的就是黄金!在布达拉宫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五世达赖喇嘛塔葬陵塔,为建这座陵塔使用黄金3721公斤黄金,都是纯金,陵塔高14.85米,上面镶满了钻石玛瑙,最顶上的那颗天珠是世界上最为贵重的天珠,还有生长在大象脑中的宝石,能见到如此奢华精致的陵塔真是三生有幸!听旁边的导游讲解到若是将布达拉宫当出去(抵押)足够全国人民吃好几年。在布达拉宫里我还见到西藏最传奇色彩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金身,精美的壁画(壁画全部由纯金粉涂抹)、虔诚好学的佛教信徒、以及历代达赖喇嘛与中央政府的紧密联系的牌位,这更加说明和证明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固有的不可分割的领土!出了布达拉宫的后门,看着成群结队手摇经筒或手持念珠的转经者,不知疲倦地口诵 “嗡嘛尼叭咪牛”这最简短的经文-六字箴言,围绕布达拉宫绕着转经筒徐徐而行,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信仰毛泽东思想,崇拜毛主席,同时对佛教里面的因果报应也很信。这种对佛的虔诚信仰,对佛的顶礼膜拜,或许就是西藏的精神、西藏的魂。信仰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一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主义。信仰虽然无形,但能让人虔诚和宁静,能让人在迷途中找到方向,能让人在困难时找到希望和精神的慰藉。尽管宗教信仰对于大众百姓而言只是一种思想观念或者无法言明的东西,但因为有了信仰,人们才有了敬畏和方向,人们的内心才有了归属。反观当下社会信仰丧失、道德沦丧,真想让每个人来到西藏看看、走走去感受感知藏族人民对佛、对自己信仰的虔诚和执着,寻找自己已经丢失的真心、善心、美心。

参观布达拉宫之后,第三天我报了个团去实现我来西藏的第二梦想:问鼎珠穆朗玛峰!一般情况下我只喜欢独行,不喜欢报团,但听别人说去珠穆朗玛峰必须得要报团,一是一个人独行太危险;二是珠穆朗玛峰位于边境地区,要办理边境通行证,办理边境通行证必须得要四个人以上,无奈只得报团。于是2016年8月30日便踏上了去珠穆朗玛峰的征程,在车上导游再三强调:一定要带足衣服、带足氧气,宁让钱受罪也不要让人受罪,身体不好的人最好别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在去珠峰的路上我们顺路去了三大高原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措和卡若拉冰川。
我们乘坐的大巴翻越海拔4990米的冈巴拉山,就看到了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措,简称羊湖(注:措在藏语里就是湖的意思)。羊卓雍措在藏语为“碧玉湖”的意思。导游说,羊卓雍措是喜马拉雅山北面最大的内陆湖,其湖光山色的秀美冠绝藏南。藏族群众崇奉羊卓雍措,除了其秀美的景色外,更多的是认为她是龙女的化身和藏区女护法神的驻锡地。羊卓雍措湖汊极多,形似珊瑚,接连不断,目不暇接。湖水幽蓝映天,像一面静谧的镜子,美轮美奂,引人入胜。驻足湖边,极目远眺,真是莫大享受,正如如藏歌中唱的:“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湖”。

从羊卓雍措出来后,跨越一座高山后就来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下,一到冰川脚下,我被大自然神奇深深折服,一块巨大的冰块匍匐在山上,似脱缰野马一泻而下之时又戛然而止,甚是壮观!旁边有很多的藏族女孩争着要和我们合影,当然她们是为了挣钱可不是热情好客,同时这里也是著名电影《红河谷》拍摄取景场地,拍了一会照片后,导游说该走了。在去珠峰的路上,还有一点让我深深深深钦佩,就是我们脚下这路,在李白所写的《蜀道难》里提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但我觉得李白肯定没来过青藏高原,因为蜀道艰险相比较去珠峰的路艰险来说就是小巫见大巫!这去珠峰的路上除了欣赏到一座座山川相连之,奇绝的高原风光之外,大巴车走在路上我真是提心吊胆,一首歌里面唱到山路十八弯,但在去珠峰的盘山公路上简直是山路一百八十弯,长度达几十公里,时而急转弯、时而急刹车、时而急下坡、时而有落石掉下,时而又遇见大风大雨、一路上经历春夏秋冬,一路上颠簸不断,险象环生,迂回曲折,长路漫漫真是太危险了!特别佩服那些修路的工作人员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修起这条公路不愧为人间奇迹!
第四天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珠穆朗玛峰,到达时已经是下午(西藏时间要比北京时间慢两个小时,西藏属于东六区)。驻足珠峰山脚下,看到珠峰峰顶覆盖着白皑皑的大雪,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熠熠生辉!驻足珠峰山脚下,情不自禁的想起自己曾千百次梦到世界上最高峰,在书本报纸上千百次看到过,今日终于见到珠峰的伟岸雄姿!驻足珠峰山脚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驻足珠峰山脚下,我心驰神往,浮想联翩,伟大的珠穆朗玛峰万岁,致敬大自然!虽然一路走来非常辛苦,但难抑激动之心,早已忘记疲倦,马不停蹄直奔珠峰!登到5200米处时被告知说只能登到此处,再往上登就得要支付20万元办理登山证方可,还得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费用加起来得50万元,看来这登珠峰不仅是个体力活也是个土豪游戏,故非常遗憾,未能如愿。以我的体力和精神强度我觉的再登2000米都没问题,因为即使在5200米的高原我几无任何高原反应,当然也没有携带任何氧气。在珠峰上实在是太冷了,狂风凛冽,寒冷刺骨,拍照时手指不可屈伸,直发哆嗦,有些人拿着苹果手机直接死机,开不了机!珠峰上面是一片荒凉,寸草不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大自然磅礴的力量!其山体整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壮昂首天外,地形非常险峻,环境极其复杂。在此驻足两小时之后,依依不舍的离去,再返回珠峰大本营的路上,顺带逛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绒布寺(海拔4980米)。
在晚上珠峰还有一大美景,天空之城。因为离天很近,再加上高原地区几无任何环境污染,所以珠峰晚上的天空群星璀璨,闪闪发光,清晰可见。正如李太白当年写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晚上的珠峰仿佛一个梦幻的童话世界,地为床,天当被,星星就像是被子上点缀的花纹,非常奇妙,偶尔也见一两颗流星闪过,甚是美妙,虽然外面寒冷刺骨,但看着这星星和流星,岂不快哉!早晨早早起来,看珠峰日出又是一种别样的美,令人心醉。
第五天便踏上归程,告别珠峰,告别心中的圣地。在归来路上顺带参观游览了闻名中外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流湍急而又深不可测,峡高谷深,鬼斧神工,非常壮观。还有班禅大师的驻地扎什伦布寺,见到了世界上最大铜制强巴佛(弥勒佛),感受到了十世班禅爱国爱教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坚定决心,向十世班禅大师致敬!
此行去珠峰路上,还遇到一帮热情好客的四川巴中人,他们都是退伍军人,参加过对越作战中的老山战役,为人热情豪爽大方。在我们一起吃饭时,当他们知道我不吃猪肉时,立即拿出他们携带的几斤羊排和羊棒骨给我吃,给我夹菜,他们还带着四川特色老干妈、火锅、水果、瓜子、豆腐乳分享给我吃,令我非常感动和感慨。坐在大巴车上时,退伍军人都畅所欲言,忆往昔峥嵘岁月,给我讲述他们在老山战役时点点滴滴,告诫我一定要好好工作,不要轻言放弃,珍惜当下美好生活。一路上欢歌笑语,一路上互相帮助,一路上吃吃喝喝,我们在一起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已经结下深厚友谊和情谊,互相留了联系方式,有缘定相见!
在西藏的最后一天,又与西藏大学的一名藏族老师聊了大概四个多小时,将我一路的见闻与这位藏族老师做了分享,同时我问了这位老师许多问题,这位老师细致耐心的对我的提问做了解答,他渊博的知识令我钦佩,通过这次谈话使我对藏民族文化、宗教、人文、习俗、安全、地理等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为了天空湛蓝一直在寻找,为了阳光静谧一直在追求,为了心灵故乡一直在探索,原来你一直就在那里!那蓝天洁净的让人无言,那珠峰的寒风冷的人刺骨,那转经筒转得让人心静,那一座座雪山是那么俊俏奇拔,还有那迂回曲折的登山路,那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那雄绝奇伟的珠穆朗玛峰,那些寺院里斑驳的沧桑,那些朝拜者执着而虔诚的目光!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伴着韩红这首天路我乘坐着Z22火车结束这段旅程,不虚此行,幸甚至哉!
敬畏自然,慨当以慷,大美西藏,天上人间。
写于2016年9月10日
作者:陈震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614 更新时间:2016-10-26 文章录入: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