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富能律师事务所
 
 

 

厦门行之二

——游鼓浪屿

 1210,晴空万里,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根据行程我们当天下午四点前游览鼓浪屿。

岛屿,是对海洋中露出水面、大小不等的陆地的统称。其中较大的称岛;较小的称屿。导游介绍说,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叫岛,5平方公里以下的叫屿。

鼓浪屿面积仅为1.78平方公里,自然不能叫岛。其隶属于厦门市思明区,位于厦门岛西南隅,与厦门岛隔海相望。因海西南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故从明朝起就名为鼓浪屿。

鼓浪屿有多个美名,即“海上花园”、 “钢琴之岛”、“音乐之乡”。

因鼓浪屿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每天到此游客非常多,从2013年起实行游客总量控制,限制上岛游客数量。所以即使导游预定了传票,我们也必须按时到码头,持身份证才能登船,如果去得迟了,超过总量,那只好等第二天。

鼓浪屿上有居民2万多人,每天上岛游客有几万人,小岛非常拥挤。所以岛上禁止机动车通行,连自行车也不允许行驶。只有电瓶车和板车可以行驶。岛上还实施“无线导游导览”,停止扩音(喇叭)讲解。所以我们每人花5元钱租了一个无线收发耳麦,收听导游的讲解。

我们听从导游安排,按时乘车早早到了三丘田码头,于九点半左右登船,二十分钟后登上鼓浪屿。

上岛后,我们沿环岛路步行,至鼓浪屿码头,这是供当地居民进出的码头,上书“鼓浪屿”三个金色大字,形似张开的一架钢琴,寓意“钢琴之岛”。

我们沿环岛路游览时,看到路右边有一座三层红砖楼,导游介绍那是原英国领事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惨败,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人来到厦门,在鼓浪屿上建起了最早的领事馆之后我们还游览了原荷兰、日本、德国等领事馆建筑。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美国、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葡萄牙13个国家曾在岛上设立领事馆,同时,商人、传教士等纷纷来到鼓浪屿,抢占风景最美的地方建造别墅公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华侨也回乡创业,在鼓浪屿建造许多别墅住宅达造1000多幢。所以,鼓浪屿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

游览万国建筑群后,我们又步行游览了日光岩,并登上顶峰,一览全岛风光。

日光岩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

游览日光岩,必须再买门票,我们从景区进去后,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巨石,上书“晃岩”两个红色大字,我用手上去推了推,看能否晃动,结果稳如泰山。往下面一看,结果有一水泥柱子支撑,怪不得晃不动呢?

我继续往上走,可以看到很多书法石刻,有“天风海涛”、“鼓浪洞天”等,均为红色大字,显然是为了醒目。还有诗词石刻,但因时间关系,来不及细看。

因山不高,我很快就爬上了峰顶。日光岩顶峰海拔仅为92.7米,其实际是一块凌空耸立的直径40多米的巨石,所以在顶上仍然使人感到非常险要。往下看,西边是蓝色的大海,东边是厦门市区林立的高楼,近处,绿树掩映红色的别墅顶,真是树木葱茏,繁花似锦。

我觉得,鼓浪屿固然美丽,似一个巨大的花园。但其之所以使人们趋之若鹜,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其独特的地里位置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中午饭后,我们游览了沙滩。因规定不能下海游泳,加之天气较凉。故我们只在沙滩上拍了几张照片。

因我们在下午五点前还要去眺望台湾金门管辖的大担、二担岛,所以,就匆匆赶回三丘田码头,结束了鼓浪屿之游。



作者:徐良河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078    更新时间:2015-12-23    文章录入:admin
 
  • 上一篇文章: 厦门行之一—游福建永定土楼

  • 下一篇文章: 一名律所高级合伙人的执业反思

  •  

    陕西富能律师事务所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 陕ICP备11002016号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开发区阳光广场西南侧榆商大厦B座27层  电话(传真):0912-328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