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富能律师事务所
 
 

 

疫情期间劳动关系风险提示

 

当前,新型冠zhuang病毒肺炎席卷全国,各省(市)均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国务院、人社部及各地人社部门均出台了大量文件,内容涉及到职工的休假问题、复工问题、工资支付问题、企业的停产停业问题,等等。企业和职工面对庞杂的文件及五花八门的解读,无所适从。本文针对常见劳动争议列出处理的法律依据并对法律风险作出提示,以帮助企业及职工更好的处理疫情防控期间的各种劳动争议。

一、因疫情防控需要,企业停产停业、劳动者灵活办公或劳动者被隔离或患病的情况下,劳动者工资发放问题。

1、处理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能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

2)《关于妥善处理新型zhuang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对新型zhuang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并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在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分别顺延至职工医疗期期满、医学观察期期满、隔离期期满或者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2、风险提示

因疫情防控需要,企业停产停业、劳动者灵活办公或劳动者被隔离或患病的情况下,支付工资仍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否则,将承担加付赔偿金的法律责任。而且,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劳动报酬为由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补偿金。

二、劳动者被隔离治疗或医学观察期间,劳动合同的履行问题。

1、处理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五条: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zhuang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对新型冠zhuang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并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在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分别顺延至职工医疗期期满、医学观察期期满、隔离期期满或者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

2、风险提示

疫情期间,劳动者患病或被医学隔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属于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三、劳动者患有或者疑似患有新型zhuang病毒肺炎疾病的处理问题。

1、处理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患有突发传染病或者疑似突发传染病而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按照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风险提示

劳动者患有或者疑似患有新型冠zh病毒肺炎疾病的,应当如实陈述病情并配合检验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否则,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四、疫情期间,确需复工返岗的民生保障企业的防护义务。

1、处理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风险提示

疫情期间,民生保障企业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劳动者应当复工返岗,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劳动安全防护保障义务,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否则,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五、劳动者因履行工作职责而感染新型zhuang病毒肺炎疾病的处理问题。

1、处理的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前款第()项、第()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2、风险提示

疫情防控期间,劳动者因履行工作职责导致感染新型zhuang病毒肺炎疾病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及时履行工伤认定申报手续。如果因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导致劳动者无法通过社会保险基金获得工伤待遇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工伤待遇承担赔偿责任。

六、疫情防控期间,劳动者不能休春节假期的权益保障问题。

1、处理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一)元旦,放假1(11);(二)春节,放假3(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节,放假1(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51);(五)端午节,放假1(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101日、2日、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2、风险提示

20191121日国务院办公厅作出《关于2020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决定春节期间2020124日至30日放假调休;2020126日国务院办公厅作出《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决定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至22日,23日起正常上班。因疫情防控需要,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上班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加班费,因该三天为法定节假日,故用人单位不能通过补休来免除其支付加班费的法定义务。劳动者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在其他休息日上班的,用人单位可以安排补休,不能补休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加班费。

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春节假期加班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将承担加付赔偿金的法律责任。劳动者以此为由要求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七、劳动者年休假与春节延长假期重合问题的处理。

1、处理的法律依据

1)《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2)《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条: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2、风险提示

2020126日,国务院办公厅将2020年春节假期延长至22日。如果劳动者原已对春假延长假期请休年休假的,该期间不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劳动者可以另行请休年休假。用人单位未给劳动者安排年休假的,则按照未安排的天数,每天以日工资报酬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的工资报酬。

八、疫情影响下的仲裁时效问题。

1、处理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zhuang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第三条:因受疫情影响造成当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时效期间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因受疫情影响导致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难以按法定时限审理案件的,可相应顺延审理期限。

2、风险提示

受疫情影响,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中止,仲裁时效期间从疫情结束后继续计算,但是,也应当在疫情结束后的法定期间内提起。

九、疫情影响下的诉讼时效问题。

1、处理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五十条: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第八十三条: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2、风险提示

受疫情影响,春节假期延长至202022日。如果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书起诉期限的最后一日在春节假期期间的,202023日为起诉期限的届满日期。当事人因新型zhuang病毒肺炎疫情被隔离、接受治疗或因交通管制无法在规定的期间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疫情结束后十日内申请顺延期限,经查属实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如当事人逾期未提起诉讼或申请顺延期限,则仲裁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相应的法律后果应由当事人自行承担。因此,疫情防控期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主动关注有管辖权人民法院的便民举措,通过互联网立案、邮寄立案、电话咨询有效立案途径等灵活有效的方式,保障自身的诉讼权益。

 

                          2020212



作者:王彦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7002    更新时间:2020-02-14    文章录入:admin
 
  • 上一篇文章: 疫情期间员工感染,是否构成工伤?

  • 下一篇文章: 市场监管部门的大额罚单应当谨慎开

  •  

    陕西富能律师事务所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 陕ICP备11002016号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开发区阳光广场西南侧榆商大厦B座27层  电话(传真):0912-328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