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经典碑帖 ·近现代部分 ·王雪樵卷》出版
致榆林市相关主政领导:
感谢您对雪樵书法艺术研究的长期重视与支持!
在《中国历代经典碑帖·近现代部分·王雪樵卷》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问世之际,雪樵后裔奉寄一册,以资纪念。
王雪樵,名光荫,以字行,号雪山樵夫、右军之裔、一苇居士、慕陶馆主、寒鸦等。1894年(光绪二十年)农历2月18日生于神木县城北十字西街八号王宅大院。1919年受前辈、同盟会会员、北洋政府众议员裴宜丞先生推荐,以肄业北京法政大学资历从政,任陕西省长李根源先生要秘,北洋政府农商部主事。因政见不宜,1924年息隐家乡,间任府谷麻地沟县丞,新编八十六师高志清驻南京国防部代表,扎萨克抗日政府秘书科长。1939年病逝,享年四十六。是潜心书法、自成一家的民国书法大家和文化名人。时与于右任、王鲁生、李棠等书法家齐名。有墨迹遗存神木二郎山、榆林红石峡、西安大雁塔等名胜和家乡或北京、湖南、山西、南京、西安、杭州等名城古刹。1989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王雪樵墨迹选》。
《中国历代经典碑帖》为国家级文化选题。近现代部分是在已出版古代名家碑帖26册的基础上,确定以馬一浮、徐牛翁、鄭孝婿、張大千、沈尹默、梁啟超、鄭湧先、潘天壽、吳昌碩、徐悲鴻、葉恭綽、白 蕉、王蘧常、康有為、王雪樵、齊白石、弘一、于右任、王世堂、張 頷、張守中、黃賓虹、罗振玉、鐃宗頤等24位大家的作品分卷出版,首批面世的有《罗振玉卷》、《王世堂卷》、《王雪樵卷》。
雪樵先生作为黄土地的儿子,上天廪赋书源,浸淫墨海四十余年,成就卓然,惜英年早逝,实为可叹!在近乎湮灭的四十余年后,承蒙改革开放,武绍文(系雪樵先生四子,自幼过继其舅父武止戈先生,1961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从教)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在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下,率雪樵后裔收藏、整理其书法作品、资料、支仪,供专家学者研究,逐步挖掘、恢复雪樵先生书艺,又经三十余年,终为所识!能与中国近现代诸大家并列书坛,后裔欣慰,家乡出彩!
榆林正值建立文化大市,过去在雪樵先生书艺的研究推广上,家乡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学者专家做了许多辛勤而富有成果的工作,除《榆林报》、《榆林教育》首开研究先河,《塞上柳》、政协文史资料《历代名人在榆墨迹选释》等地方书刊时有收集介绍外,2011年7月2日,时任榆林市市长胡志强对雪樵后裔提交的《关于王雪樵书法艺术阶段性研究成果汇报及建议》曾作出批示,榆林文联、书协也曾专题报告。神木县政府原副县长乔振民倡导的“王雪樵书法艺术研究会”在家乡成立。中国书协原副主席钟明善题写了会名。神木县政府2013年公布新增十三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雪樵故居位列其中,特别对《中国历代经典碑帖近·现代部分·王雪樵卷》的出版高度重视,专拨增印经费60万元,将其作为对外交流的文化礼品。
随着《中国历代经典碑帖近·现代部分·王雪樵卷》的出版,雪樵先生作为民国书法大家的地位无疑得到确立和肯定,他完全可以作为文化名片与张季鸾、柳青、路遥等先生同为家乡增辉。具体建议和设想如下:
1、 尽快举行《中国历代经典碑帖近·现代部分·王雪樵卷》
家乡首发式,同是邀请全国书界后学、权威人士举办其书法艺术研讨会,对研讨评论成果,适时出版《雪樵书法艺术评论集》。
2、 将神木县城北十字西街8号、9号雪樵故居提升为市级
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榆林(陕北)书法博物馆”立项规划,停止破坏性改造。逐步恢复其明清四合院风格,使之成为陕北及雪樵书法艺术研究基地,青少年书法教育和书法爱好者的交流场所。
3、 在有关榆林的文化、旅游等宣传介绍资料中,列入雪樵
先生的书艺成果。在榆溪公园、东沙生态公园等规划安放雪樵先生雕像和市名、地名题字。
4、 在榆林学院、榆林展览馆、星元图书楼等开辟雪樵先生
书法及国学专题展室,供公众参观和研究。
5、 筹备《雪樵遗作展》,适时在陕西美术馆、中国美术馆
展出。
对以上建议和设想,请领导作出批示,由宣传、文化部门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雪樵后裔愿秉承传统、延续文化。雪樵故居自有房产、雪樵遗墨、资料,均可无偿捐赠、提供研究!以无愧文化大市建设之召唤!
致以敬礼!
武绍文
联系电话:15929402620 8333194
率子女
武广韬 武幼韬 武丽韬 王崔
联系电话:13992280898 3238475
作者:武广韬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610 更新时间:2016-07-31 文章录入:admin |